法籍税务司日意格


日意格(1833—1886),出生于法国西部造船业发达的城市洛里昂。1856—1858年,英、法为取得“在扬子江航行及与扬子江两岸通商的权利”,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,他参与了侵华战争,任广州联军委员会翻译。

暴力镇压太平军

登载在《伦敦新闻画报》常捷军照片

​1861年10月,应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之邀,日意格赴任浙江海关(宁波)税务司。在浙海关任上,日意格参与组织中法混合军“常捷军”,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,并和左宗棠建立了友谊。

日意格是镇压太平军最为卖力的外籍税务司,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。1862年底,日意格在绍兴上虞进剿太平军的战斗中,右臂中弹受伤,被救回营简单包扎后,又继续加入战斗。靠着屠杀和血腥,1864年日意格被清政府授予总兵衔。

改善长江助航设施

1866年2月,日意格调任江汉关税务司,成为江汉关第二任正式税务司。日意格任江汉关税务司不足一年,除了参与湖北当局军事外,为促进武汉长江贸易的发展作了些有益的基础工作。

江汉关设立之前,长江助航设施仅限于一些原始落后的航行标志,如土丘、木桩、水桩等,1862年设关之后,囿于经费不足以及中下游太平军战火未熄,设标工作一直不能进行。

1866 年日意格接任狄妥玛后,长江下游的战争基本结束,经费也稍有好转。为了改善长江助航设施,吸引中外商轮及民船进入汉口港,日意格在长江下游水面开始有系统 地设置灯船、浮标等先进的助航设施。为了不漏掉一个应设置的航标,日意格除了向英、法等国舰船、商船船长查询水域情况,还亲自到各地做实地考察,在掌握具 体情况后,再向总署及湖北地方当局,详细说明长江设置木桩和浮桩的地段、数量及所需经费等。之后,又在汉口以下江面设立了木桅船14处、浮桩4处、灯笼5 个。由于日益格打下了良好基础,在他离任后,1867—1872年的5年间,长江中下游水域形成了设标的小高潮,1871年江汉关在下游江面设置了灯标、 灯桩、灯船等助航设施就达到8个之多。

助航设施的兴建,长江航道的通畅,吸引了大量外国商人来到汉口进行贸易。1866年江汉关茶叶出口321279担,全年关税收入达到1052371海关两,在全国四大口岸间接贸易额仅次于上海、位居第二位。

为中国船政近代化励精图治

19世纪60年代清朝洋务运动兴起,尚在江汉关税务司任上的日意格受左宗棠之邀去福州筹议建厂、造船事宜。左宗棠对日意格信任有加,任命他为船政局正监督。

同年11月,日意格正式辞去江汉关税务司一职,专注于船厂的建设。举凡铁厂、船槽、船厂、学堂、公廨等基建工程招商,采购机器、轮机,雇募洋匠前来教造,建 设船政学堂培养航海人才等,他无不关注落实,尽心尽力。尤其值得称赞的是,由他经手大量采购、募工、发包工程等经费,均做到了账目清楚,未发现贪污劣迹。

1874 年,福州船政局建成轮船15 艘,其中 150 匹马力轮船 9 艘,250 匹马力轮船一艘,80 匹马力轮船5 艘,这在当时中国是个了不起的成就;而日意格培养的“中国匠徒能放手自造,与遣散洋匠两无妨碍”,于是福州船政局辞退了外国员匠,进入自造轮船阶段。可以 说,日意格为福州船政局的建设和发展、为中国造船业之近代化是做出了重要贡献的。

日意格在建设长江航务、创办船政、发展留学教育 外,也参与晚清政府的外事活动。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,日意格被清政府解职后返回法国,1886年2月病逝于法国戛纳。日意格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在中 国渡过的,他任海关税务司的作为,以及他为近代中国造船工业做出的实绩,也为他带来了极为丰厚的报酬,月薪高达1000两白银,并在和福州船政局5年合同 完成后,获得了20万法郎的奖金。正如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曾沾沾自喜地说:“我带了一大笔钱回法国。”

用户登录

页面建设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