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首页>文博快讯

端午节 | 那些已经消失的老武汉端午习俗

       农历五月古称"恶月",谚云∶"善正月,恶五月。"而五月初五的端午节,则是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节日之一。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,不少曾经的老武汉端午节习俗已经消失,那么曾经的老武汉人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呢?

 

端午节名字多

 端午节起源说法众多,而同样,在旧时的武汉,端午节的其他叫法也有很多。

 

 

       “五月五,过端午。”据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,屈原在这一天投汨罗江而死,人们为了纪念他划船竞渡,还投粽子于水以飨之。除了屈原外,还有纪念伍子胥、纪念孝女曹娥等等说法。

 

       而在过去,端午节又叫端阳节、蒲节,这是因为要插菖蒲、艾叶于门窗之上妇女以荆条拂帐,从帐内扫至帐外,谓可扫绝蚊虫。

 

       除了两个叫法外,端午节还有“小儿节”“女儿节”说法。

 

       叫小儿节是因为端午节前,妇女多取五彩丝线编结"香包",形状有桃、猴、粽子、鸡心等。内装雄黄、松香、白芷、朱砂、香料,挂小儿胸前,俗谓辟邪,实可防病。富户小儿还要穿虎头鞋,围绣花肚兜,系长命缕。

 

        叫女儿节则是因为这天还是出嫁女子照例回娘家探亲的日子,出嫁女儿要带粽子、盐蛋、糕点孝敬父母。回家服饰以红色为主,头簪石榴花,还用凤仙花揉染指甲。

 

端午节划龙舟

  过端午节划龙舟,在现代的武汉也不稀奇。可曾经的老武汉人,是在长江和汉水上划龙舟的。

 

1946年《汉口通讯》文章《汉口的端午节》一文的插图

 

       武汉的旧风俗是,初五日为"端午",十五日为"大端午"。

 

       在此期间,汉水和长江上经常举行龙舟比赛,常常是数十人驾一小舟,一次约五六舟,众桨齐飞,急如风雨,鼓声与水声相应,岸上观者如堵。士女则坐四柱青幔船,上陈果蔬酒酿,笙歌出游助兴。一般是龙王庙、集稼嘴、武圣庙一带龙舟竞渡者为多。

 

       清代叶调元在他的《汉口竹枝词》里对龙舟竞渡有很精彩的描述:"舵手篙工共逞奇,桨声要与鼓声齐。指挥独立高台上,辛苦无如(读衰音,楚言‘挥’也)磨旗。"又曰"万桡齐举水飞空,两岸喧呼助势雄。抢罢对江船渐散,小河一片夕阳红。"在这段时间里,人们还剪纸为龙船,中坐神像(瘟司庙神),鼓钲爆竹,抬着出游,谓之"逐疫"。

 

 

       这一习俗由明清一直延续到解放前,中间比如在辛亥革命后,因为容易引发械斗而被暂时禁止过。1936年,汉口市政府组织了龙舟竞赛委员,制定了详细的参赛规则,据说比赛当天,上至硚口下至龙王庙,汉水两岸人山人海。

 

端午节“踏龟”

登高望远并非重阳节的专利,老武汉人也曾有一处端午必去的登高地点。

 

 

       清代雍乾之际,汉阳人徐志有一首咏端午的诗:"剥残角黍莫偷闲,药店椒行一概关。黑伞遮头日正午,大家挈伴到龟山。"

 

       清代藏书家、文学家范锴则在他的《汉口丛谈》也有类似的描述:"五月午节,估业家各停作一昼,剧饮欢呼,招朋结倡。齐上大别山,谓之'踏龟',盖大别山俗呼为'龟山'也。"

 

       汉阳的老辈人说,龟山山脊东首,原有一处土台名为望远台,建国初期曾在此设立火警瞭望台。而在端午时,上山的人常登台远眺,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。不过目前这个土台可能已经无法找到了,因为据说龟山上的湖北广播电视塔就是建在望远台的遗址上。

 

结语

 

       虽然有些老武汉人的端午习俗已随着时间的流逝,只能在有关记载中考证,但端午节历经千年岁月淘洗,传承至今,凝结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承,都指向着我们民族的来路。传承传统文化,延续民族精神根脉,是我们过传统节日的意义,也是江汉关博物馆努力的方向。


       最后,小编在这里祝您端午安康!阖家幸福!

 

参考文献:

1.李权时,皮明庥:《武汉通览》,武汉出版社,1988年。

2.方明,陈章华:《武汉旧日风情》,长江文艺出版社,1992年。

3.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:《武汉市志 社会志》,武汉大学出版社,1997年。

4.顾也文:《汉口的端午节(汉口通讯)(附图)》,《茶话》,1946第2期。

5.徐明庭:《老武汉怎样过端午节:答中央电视台“中华长歌行”编导问》、《图书馆论丛》、2013年第1期。

用户登录

页面建设中